浙江舟山为保护区海钓管理立法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出台《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全国海钓管理领域的创制性立法,旨在规范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海钓行为,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海钓活动安全、有序发展。该《办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2017年,作为《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的配套法规,舟山制定了我国首部关于海钓的地方立法《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钓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施行的五年多来,出现了一些实际操作难题,积累了一些海钓行为管理的好经验,有必要在新的立法中加以体现。
新的《办法》在之前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海钓管理领域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家“证照分离”改革的精神要求以及上位法的调整,取消了涉企经营海钓许可事项。规定了在保护区内从事海钓活动的禁止行为。
《办法》明确,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海钓行为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分别细化市、县两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保护区钓场日常巡护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并要求生态环境、海事等其他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明确规定了对违法、违规海钓行为进行举报将对举报者予以适当奖励。
为保护渔业资源,保障海钓活动安全,《办法》要求个人在完成海钓活动安全管理和资源保护等相关规定的学习并通过考试满足年龄及作出相关承诺等条件下,才可向保护区所在地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海钓许可证,有效期为两年。
《办法》还细化了海钓行为规范,明确对保护区海钓资源采取禁钓区、禁钓期、禁钓鱼种、渔获物标准、渔获物限额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及实施相关措施的程序,并对较为常见的违反海钓行为管理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行为进行规制。
据介绍,《办法》施行后,若海钓客、休闲渔船在保护区内使用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生物作为饵料,使用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集鱼、诱鱼工具或者药剂,使用一人多杆或者一杆多钩方式进行海钓,在岛礁、矶石上从事海钓活动未穿戴救生衣和专用防滑鞋的,可由保护区所在地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hy/202303/t20230308_27777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5-02-13株洲市| 又是一年好“...
25-02-13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领导班...
25-02-13省自然资源厅组建“自然...
25-01-07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热门资讯
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
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
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
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
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
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
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
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